【摘要】:通過近期對google和百度各自的發展動向分析,google與百度下一回合的競爭,很可能是google加速中國本土化的同時,將面對與百度國際化戰略之間的較量。 在馮英健的博客文章“google與百度:網絡版的龜兔賽跑童話”中寫道:“曾經領先的google悠然地睡了一覺,醒來發現,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方面已經遠遠超越自己了。中文搜索引擎網絡版龜兔賽跑的第一場比賽已經有了結果,接下來的比賽,google和百度,誰能跑得更快更遠呢?” 通過近期對google和百度各自的發展動向分析,google與百度下一回合的競爭,很可能是google加速中國本土化的同時,將面對與百度國際化戰略之間的較量。 除了《2005-2006中國互聯網產業調查報告》之外,還有其他不同機構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對中文搜索引擎市場進行研究,如2005年8月CNNIC發布的《2005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報告》等,均得出類似的調查結論: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場,百度無可爭議地擁有最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最大的市場份額。不過,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調查結構也有一個共同特征:即調查者均為中國境內的調研機構。也許google并不認可這些調查數據,google甚至并不承認自己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二。 2005年1月18日,美國互聯網性能評估公司Keynote發布的一項針對中國互聯網用戶進行的調查顯示,Google在用戶體驗調查方面超越了百度,成為最受中國網民青睞的搜索引擎。該調查所進行的13個類別用戶體驗調查中,Google有11項排名第一,百度僅在“音樂搜索”中位居第一。而百度這一項“領先”似乎更具有諷刺意味,因為百度近期在音樂搜索方面的官司讓百度音樂搜索的版權問題受到很多置疑。因此,Keynote這項研究報告頗具google的公關戰略意義。 同樣具有公關意義的是,就在美國基調系統公司(Keynote)發布調查報告的第二天,國內眾多媒體發布了零點調查公司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百度在品牌認知度、品牌美譽度、品牌使用度、品牌推薦度上都超出了Google等的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是國內處于領導地位的高認知健康品牌。 google與百度都認為自己在中文搜索引擎領域是第一,于是調查公司的數據就成為有效的公共工具了,無論這些調查公司的調查方法和調查結果到底有多高的可信性,不過,從這些現象中至少可以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方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google造成了明顯的壓力; 至于google在中國是不是真的落后于百度,在哪些方面落后,以及到底落后多少等,不是本文討論的范疇,不過作者有理由相信,即使google在中國排名第二,目前也仍然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品牌,百度的領先并不能改變google在全球搜索引擎領域的霸主地位。 google是一個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品牌,至今已經有35種語言版本,并且在其中多個國家或地區,google都處于領先地位。相形之下,百度則僅僅在簡體中文搜索引擎方面可以與google相抗衡,如果希望全方位趕上甚至超越google,那么百度的國際化戰略將是必然的趨勢。 2005年1月底,google.cn發布,表明google中文搜索引擎本地化的決心進一步增大,并且在采取更多本地化的行動。而此時的百度,是否正在實施自己的國際化戰略呢?不過,百度的國際化同樣會面臨與google在中國本土化類似的一些問題,比如百度要發布多語言版本,“baidu”這一漢語拼音域名是否可以在其他國家語言環境中也能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的意境,將是擺在百度國際化品牌戰略面前的第一個難題。 本文轉自鄭州網站優化,轉載注明出處,找鄭州SEO,首選眾志SEO。
google在中國是第一搜索引擎品牌嗎?
第二,google在中國的本地化戰略顯然不如在其他國家成功。google與百度下一回合的競爭:google的中國本土化與百度的國際化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版權所有:鄭州建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4 Powered By 鄭州SEO